克里希那穆提教育论坛's Archiver

吉欢 发表于 2010-3-21 23:28

内心的缺失感…

很抱歉!我已经重新打了两遍了,但仍然是无法回复。于是,我就贴在这里了。

“……你得从自己开始,了解你自己,而与此有关的第一步是什么呢?不是爱吗?可能你年轻的时候具有这项品质,但是好像很快就失去了。为什么?难道不是因为学习压力,竞争压力,想要在学业中达到某个位置的压力,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压力,或者被别的学生欺负了的压力?难道不是这些压力在迫使你去关心自己?当你太关心自己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爱这项品质。来自周围环境和你们父母的压力或者你们自己迫切想要遵从的渴望,让生命的广博之美变得只有你自己这个小圈子这么狭隘,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失去了这种爱,那么心灵和头脑就会变得僵硬。在整个一生中都保有这种爱,不让它腐败,是非常稀有而珍贵的一件事。所以这是你首先要有的一样东西。爱意味着关心,勤勉地关注你正在做的事情;关注你的语言,你的穿着,你吃东西的样子,如何照顾你的身体,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地关注你的行为;以及你如何看待别人。


    礼貌是对他人的体贴,不管对象是你的弟弟还是姐姐,这种体贴就是关心。你关心别人的时候,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会从你身上消失,包括你的愤怒,你的对抗和你的骄傲。这种关心意味着关注。关注是看,是观察,是倾听和学习。从书本上你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有一种学习是无限清澈的,快速的,没有任何的愚昧无知。关注意味着敏感,这就给觉察注入了深度,这种深度是带着愚昧的知识所无法给予的。你必须要学习这种关注,不是从书本上学习,而是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观察你周围的事情,世界上正在发生着的事。一个同学身上发生着什么事情,那个贫穷的村子或贫民窟里正发生着什么,那个挣扎地走在肮脏的街道上的人正经历着什么。


    观察不是一个习惯。它不是你机械地训练自己做的一件事。它是充满兴趣,关注和敏感的新鲜目光。你不能把自己训练得敏感。同样,你年轻时的觉察是敏感的快速的,但是这敏感在你变老时就褪去了。所以你们得了解自己,也许你们的老师可以帮你。如果他不帮你们,那没关系,因为研究自己并了解你自己是什么,是你的责任。有这种爱的时候,你的行为就会从它的纯净中诞生。这些听起来也许很难,但实际上不难。我们忽视了生命的这一面。我们太关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娱乐,我们的重要性,以致于忽视了巨大的爱之美。”

[color=royalblue]我对这一贴,特有感触…[/color]
[color=royalblue][/color]
[color=royalblue]因为,我已经深深的在自我想达到的位置中,走了很远了……[/color]
[color=royalblue][/color]
[color=royalblue]一开始,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所感触,我学习科目并且读克,没有任何问题和阻碍;但是现在,我感到更多的是压抑、不满、情绪、紧张、机械、僵硬、冷漠等等事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color]
[color=royalblue][/color]
[color=royalblue]我总是在不断的要求自己。正是这个要求使我的一切行动与之抵抗。[/color]
[color=royalblue]因为,我看到内心的空虚、懒惰、挑剔等,于是我想填满它。但是,我发现我不仅没有填平空缺,相反,空洞更深更广…[/color]
[color=royalblue][/color]
[color=royalblue]那么,我能怎么做才能不助长内心的缺失感呢?我现在能脱离思想的存在感受那空吗?但是,思想的存在是事实。是思想制造了这一切内容。现在,除了停止思想,我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呢?并清醒的活着?[/color]

nickfor711 发表于 2010-3-22 12:50

那么!就别再读克了吧!

克不在文字之中,不在现实生活与说法的差别之中。
人不能同时过两种生活,这是极大的不幸。
试图融合两个相对的观念,面对的是心力交瘁的空洞吧!

导致迷惑的,正是看清楚克的,两者并非对立的存在。

吉欢 发表于 2010-3-28 02:41

如果读克使我认识到这些内在的空虚,并且阻碍我要达成什么等等;难道我不应该把它搞清楚吗?还是它是明天的事?以后的事?

我感到,当我有所迷失时,我会自然的停止下来。我意识到,生命有一种宁静。在宁静中,有一种清醒和完全的坦诚和敞开…即使泪流满面,感到紧张或恐惧等等;我只是如实的反映自己,没有隐藏或想成为,没有选择如何表达或表达什么,只是感受它的来临和光明……

或许,那光明就是无明的生命力在指引着它自己要生长的方向。

许多年了,我就是一直这样,在一种说不出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随生命生长着自己。因为没有人能真正深入的了解我自己,包括我。

nickfor711 发表于 2010-3-28 07:27

当自我遇见克,就会感到空虚吧!生命的泉源饱实了枯的河流,克的流动震撼了滞留发臭的自我。
是读克让生活变的不一样了,而不是自我惊觉生活原本的变化。那么!我依然是那滩止住的死水,无助的滞留在泱泱大河的浅滩旁。然而,是什么形成这摊死水呢?涸的生命之河吧!

如果读克是必须的,那痛苦与冲突就是必须的。因为有自我分别于克而追求的了悟,追求克陈述的了悟。然而,克给于自我避风港的事实,却也是造成自我不流动的事实。那么,这避风港,这摊死水就是自我的栖息之地。不是克给于的,而是自我创造的。拾取克的智慧砖瓦建造而成的安全港湾。如此,船必须出航,远离港湾的保护才能踏上旅程;死水必须流动,接受大雨的洗礼而回归河流。

当然,我们可以说港未完工,船如何出港;水漥未满,如何奔流入海。然而,本我具足,不假外求。

作为一个简单,且可以理解的看法,与您交流。

吉欢 发表于 2010-4-3 18:56

有点抽象,但还是看明白了一点。

也许,行动并不意味着我要做点什么?例如:一个人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是他/她并没有碰到真正相爱的人。那么,他/她就不会追寻传统的老路,急于成建一个家庭。她没有结婚,但这并不表示她在逃避。
或者,举一个在工作中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每一种职业都有它自身的性质。比如,技术员比较专业;销售员比较会说;助理的事务可能比较繁杂等。
那么,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与工作上的事务不“匹配”,并且造成过度的劳累和紧张时,他自然会有所行动,向他要发展的方向生长自己。而不是执著在一个固定的出口。他停止工作,但这并不表示他在逃避事实;他继续读书,但这并不表示他在寻找一个安全的港湾。因为,了解自己的本身就是行动。

nickfor711 发表于 2010-4-4 18:03

那么!我们为何要了解自己呢?这是一种天生的需求吗?还是后天环境的朔造形成的呢?

吉欢 发表于 2010-4-5 21:08

可能是好奇吧?我想了解人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maria 发表于 2010-4-5 21:09

今天由于各种原因,脑子很紧张,很闷,在读SUE的翻译稿《“怎样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虽然文字上在看,但却找不到领会的感觉。

然后开始听我喜欢听的摇滚乐,然后看吉欢的这个帖子,然后开始领会了克说的每句话。当我们沉溺在我们受到阻碍的感情之中的时候,我们只能看见自己,这时候,无论是理解力,情绪,还是身体的感觉,我们都感到一种堵塞。原本可以理解的东西变的无法理解了。这时候也许需要我们暂时放下头脑中的执着,去做点不相干的事情,分散下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在放松之中,在自己内找到一种毫不费力的觉察,回到平衡中来。


“有这种爱的时候,你的行为就会从它的纯净中诞生。这些听起来也许很难,但实际上不难。我们忽视了生命的这一面。我们太关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娱乐,我们的重要性,以致于忽视了巨大的爱之美。”——很喜欢这句话。

吉欢 发表于 2010-4-5 21:12

放下头脑,是不是又进入了另一种暂时逃避的网中?

maria 发表于 2010-4-5 21:28

是这样的,基本上我们的大脑已经有了习惯要经常地发出噪音,尤其当我们身边有困扰和烦恼我们的事情不时发生的时候(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完美世界)我们实在无可能抑制住大脑习惯的喋喋不休(虽然其实这是逃避),然后呢,只有通过放松自己,转换一下自己,让大脑暂时放松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听到内心的清晰的声音了,也许只有一瞬间,但已经足够,我们身心顿时被清凉浸润了,然后再去看看克氏的那些关于该如何认识,静观我们的头脑,不由自主地思考这些现象的文章,就能找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也加强了我们内心的那个清晰的声音。

以上是我的体会,不一定正确。:P

吉欢 发表于 2010-4-6 08:26

谢谢你!
我现在暂时也不清楚该怎样回复你说话的内容。但是,知道什么,对我来讲,莫过于最大的阻碍了…
但是,我又不得不搞清楚‘自我’或‘思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认为阻碍我的-思想。是不好的,需要放下的等等;
我感到生命就是面对所有这些。我无法,先压抑一件事,而成全另一件事。当然,某种矛盾或者对立也并不是同时存在的。

这周,我不能上论坛。…但愿回来以后,能继续与你交流。:handshake

maria 发表于 2010-4-9 19:25

我也很高兴能和您讨论。

我的感觉是,有时候大家不是不用功,而是太用功了。其实克氏谈的也只是方法,克氏是不愿意多谈论那个最终结果的。看他的很多演讲都是到此为止,不愿再多说什么,感觉他知道的比他说的多很多。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从可以理解的,理性的,思想的方面,克氏扩大了我们的视野,甚至掉转了我们的视角,原来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发现其实并不一定能站住脚,我们开始有了怀疑的精神。但是,我并不认为怀疑的精神是克氏期待我们每个人应该达到的最终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再超越一下,超越所有的怀疑,最终达到一个无可怀疑,无可否定,绝对肯定的境界。这就是克氏本人的立足点,也是克氏希望我们到达的地方,只有达到这个立足点才有可能真正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否则的话,我们也只是学习理论,内心充满热望而已。

而这个立足点是可以瞥见的,是可以觉察到的。即使我们不是非常精通克氏的理论,即使我们看他的书的时候会前看后忘记,即使我们看的时候非常赞同,放下书以后还是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习惯,我们惯例当中,什么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有可能瞥见的。只要我们对克氏的哪怕一句话好好地深入地思考一下的话,感同身受一下,就有这样的可能。而这哪怕只有一秒的万分之一的瞥见,我想才是克氏几十年的全世界地孜孜不倦的教诲的唯一和最终的原因。:loveliness:

吉欢 发表于 2010-4-24 20:25

事实上,克氏并不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克氏也无法希望我们向他那样。无论无何,这都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或许最终的目的是探索真相。但是,真相不在克那里。
所以,学习克无法使我真正的了解自己。看清这个事实,也许就是了解自己的开始。

简单和弦 发表于 2010-4-26 10:08

[b]回复 [url=http://j-krishnamurti.org.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50&ptid=184]13#[/url] [i]吉欢[/i] [/b]
看清这个事实,也许就是了解自己的开始。

吉欢,"也许"这个词我想过几次,对我来说有两种意义,一是推测,在理论上的推测.二是谦卑,保持自己观点的同时,不引起别人的不适.

仔爸 发表于 2011-1-3 00:16

我个人的理解,思想就是存在,就是事实。只是你被思想控制,还是控制你的思想。思想产生于大脑,大脑也是人体的一部分,好比手也是人体的一部分,但是你的手的动作是不是受你控制。很多人的手是不受控制的,这样的动作在控制着人。

nickfor711 发表于 2011-1-3 21:19

[b]回复 [url=http://www.j-krishnamurti.org.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00&ptid=184]16#[/url] [i]仔爸[/i] [/b]
我知道的部分,我就是思想;就是已知的部分表达出来的陈述,两者就是同一个.所以,任何控制思考的方式,就是达到控制我的反应与行为的方法."教育"在这方面发展出许多的程序与评鉴的方法.

对于"控制",我理解为"努力",或者说,是一种去除矛盾与冲突的过程,而这是十分耗费能量的过程.

仔爸 发表于 2011-1-4 15:02

“知识不能产生智慧,智慧却可以运用知识。让智慧觉醒,然后智慧会利用知识。”同理,思想是我的,我不只是只有思想,让我觉醒,然后我会利用我的思想。

nickfor711 发表于 2011-1-4 17:52

[b]回复 [url=http://www.j-krishnamurti.org.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08&ptid=184]18#[/url] [i]仔爸[/i] [/b]
“知识不能产生智慧,智慧却可以运用知识。让智慧觉醒,然后智慧会利用知识。”

这句话在某方面,我也认为是如此。但是,我就是思考本身,这是个事实。如果我与思考是分开的,我就无法思考了。

知识不能产生智慧,是出于知识的静态事实。"智慧"是甚么?有任何方法能够得到吗?
所谓"前人的智慧"也不过是知识而已。这说明智慧并不是静态的存在,无法透过任何方法获得。

我就是思考,能够觉醒吗?或者,我能成为有智慧的吗?
这取决于"智慧"是甚么?然而,所有对于智慧的定义,都不过是知识而已。

csfortune 发表于 2011-4-14 17:46

我的思想

对楼主问题回复
我以前有段时间也是这样,要求过严格了后起了逆反心理,觉得一切都不顺了。我觉得这里一直有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克似乎曾说“抛弃任何方法,仅仅是觉察”。
然后大家都说不用方法,结果一直觉察到自己思维混乱了。
我觉得这个没有方法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有前提的,你必须有能量,足够清醒,才能去觉察。在这中间,该如何生活还是如何生活,可以多看看克以外的东西,例如佛学,例如胡因梦和她介绍的国外一些学者。

起码我自己觉得最近看 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就很好。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