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橡树林Kindergarten班见闻 [打印本页]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 00:39     标题: 橡树林Kindergarten班见闻

(稍微啰嗦几句交代一下前文吧。从LAX(洛杉矶机场)入境本来是非常顺利的,差不多是那个航班第一个先到达最后出口的乘客,但是在“居心叵测”的导航仪的指引下,到达Pepper Tree Retreat(胡椒树静修中心)的时间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我和珠珠都很疲惫,但是因为出发前跟负责招生事宜的Joy约定了第二天就去参观学校的,所以第二天10:30就如约找到了Joy,在她的带领下参观整个校园。这整个过程中珠珠是低眉塌眼呵欠连天,学校的Hot Lunch(素食午饭)都没吃下几口,Joy于是建议休息一整天以后隔天再进班体验,叫class-visiting。经过一天的休整,倒了倒时差,珠珠终于有精神进班体验一下了。Kindergarten班的上下学时间是早8:30到下午1:30,为了及时到校,Pepper Tree Retreat给准备的早餐(8:30正式开饭)都没来及吃,拿微波炉热了热昨天的剩饭吃了点,捎上杯酸奶,带了盒曲奇,我俩就开车上路了。Pepper Tree Retreat离橡树林有十多公里的路,8:30的时候珠珠准时到校进班。)

珠珠进班的时候,有几个家长也刚刚把孩子送来,其中一两个陪着孩子进行了班里的一两项活动后才离开。而小朋友Clio的妈妈带着她一两岁的弟弟一天都留在了班里,因为今天她要给大家现场做苹果派。孩子和家长进班的时候,鞋子可以随意脱在门口,也可以不脱直接进班,进班后也没有什么地方是不可以直接踩的,但是整个房间里显得很干净,偶尔有几片树皮碎片也毫无不洁感。孩子们进班以后有签到的,那个签到簿就像开国际研讨会的那种签到簿一样,大家想签就签,想签几遍就签几遍,想用什么颜色都行;有在白板上画画的,有盖小印章玩的,干什么的都有。

班里进行的第一项活动是circle time, 大家都围着屋子中间的一块圆形地毯坐下,静默约半分钟的时间,这种静默没有任何要求,比如什么姿势,看哪儿、想什么之类,孩子们虽然有跪的有歪坐的有盘腿的,但是都很安静。Darinka(主班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来自中国的我们母女俩,然后和大家一项一项地读小白板上写的今天要做的所有活动,读到apple pie的时候加个:)笑脸,读到落款Love, Darinka and Laila(助手)的时候加颗心心。然后大家一起数这几件事情几句话里有多少个“s”。读完之后,Darinka开始拿着一本故事书讲故事,是几只乌鸦和农夫之间从争端开始到对抗升级到最后和解的一整个故事,中间有个猫头鹰扮演着智慧的调解人的角色。Darinka在讲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声音表情动作都十分到位但给人一种相当宁静的感觉,而且就故事情节如何发展跟孩子们始终有对话感,最后故事的结果是问题解决了,实现了和平,大家成为了朋友。哦,对了,昨天是世界和平日,其他年级的孩子也分别有各自的活动表达这个主题,我们有看到一群大一些的孩子在六角形的大亭子下面的六角形的水泥地面上画画。讲完故事之后是说西班牙语的一点点时间,学的或复习的是问好之后的几种回答,是好,还是不好,还是just so so. 西班牙语的特色来自于加州很多墨西哥移民,他们的母语是西班牙语。

这个环节进行完之后,是由根据规则定出的今天的line leader(领队)Troy来排队,也就是Darinka和Troy一起坐在门外一棵大树下一张大大的方形的木头台凳上,由Troy一个个抽签(Darinka专门给珠珠做个了签,就是把名字Jenny写在冰棒棍那样的一个小扁木棒上)叫出小朋友的名字,叫到谁谁就过去排队坐下,没叫到的在教室前的台阶上安静地坐着边等边晒太阳。都叫到了,然后站起来排着队,沿着小块树皮和木片铺成的小路往音乐教室走,叫go to music,这个音乐教室是橡树林学校初创的时候的第一栋房子。在Kindergarten班是每周两次音乐课。到了音乐教室,音乐老师Aron已经等在那里,屋子中间是一个毛线绳圈,孩子和Aron围圈坐下,把声音、节奏、韵律用非常有趣的几个小段分别过一下,孩子们的脑袋、肩膀、胳膊肘、膝盖、手、腿、脚以及整个身体都要用到来表达节拍,中间孩子们也始终有举手参与,最后一个部分是做过去做过的某个游戏还是进行新的内容,大家举手表决决定。最后还是进行了一个Aron自己都没做过的新游戏。上音乐课的过程Darinka和Laila始终跟着。这些讲故事、上音乐课的活动,珠珠都鲜有地投入和积极地参与。

音乐课结束以后大家顺序排队回自己的教室,开始snack time, 就是自由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时孩子们可以吃自己带的水果、点心。吃了东西之后,小家伙们就在院子里玩疯了。教室门前首先是一大片草地,过去一点是用石块简易砌起来的一个小溪,有个水管龙头就在小溪的上游放水,再过去一点是一个大沙坑,里边有几个秋千,和滑梯等等那些孩子玩的设施。再过去一些远处有棵小橡树the baby oak tree,孩子们经常撒腿跑到那里再跑回来。有些孩子从放工具的池子里拿来了铁锹和杯子罐子桶之类来玩挖沙子,Darinka看到沙子是干的,就把水管引过来放水把沙子弄湿,然后给大家堆沙堡。其他的孩子有在小溪那玩水的,扮beaver family(河狸家庭)筑水坝,有玩沙子的,有在沙地里打滚的,有荡秋千的,有爬滑梯爬单杠玩的,总之干什么的都有。珠珠是在草地上跑了几圈,然后玩了沙子,又去荡秋千,开心极了。Darinka宣布clean-up时间到的时候,孩子们很自觉地把工具收拾到原来的地方,然后进班洗手进行下一个活动。

进班以后,进入center time, 即主题活动时间,大家继续围着地毯坐一圈,抽签决定哪些小朋友去跟着一起去做苹果派,哪些小朋友留下了做其他的活动。做苹果派的那些孩子,都只有四五岁,就自己拿着刨刀在那里削苹果皮,Clio的妈妈也就偶尔帮一下忙,基本上就让孩子们自己拿着那个在中国的父母看起来极其危险的工具在那里削皮,结果一点事没有。我看到小家伙们削好了苹果之后,都在那里吃苹果皮玩,真可爱。另一些小朋友由Darinka带去做剪手型的手工,剪好了之后把大家的手型贴在一起,粘在一个圆形象征地球的硬纸板上,表示大家一起手拉手。做好了之后大家又在屋子里自由活动了一会,就准备排队去吃Hot Lunch了。排队的方式还是由今天当值的line leader Troy来进行。

取午餐的过程也是孩子自己拿盘子自己取想吃的喜欢吃的东西,厨师偶尔帮一点点忙。取餐之后,大家走到草地上的木头方桌那里围坐在木头长凳上一起吃,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这时候Darinka跟我说,她很骄傲的一点是所有老师不会对其他班的孩子跟自己班的孩子有任何不同,每个孩子在所有老师那里都感觉到安全,然后随便哪方面,不管智力的哪个方面还有情感,都会自然发展的,意思就是那种自然的绽放。珠珠一上午都玩的很开心很投入,所以午餐吃光了一盘就自己又去取了一盘,跟上次午饭真是天壤之别。

吃饭的时候,校长Meredy特地来和我打个招呼聊了几句,也说到9年级有个来自宁波(后来证实是来自河南)的中国学生,叫李子涵(音),这两天跟大伙集体去野营了,明天回来。她说到橡树林就是给予孩子们充分尊重让他们自由发展的地方。老师和学生之间从来都是以名字称呼,连Miss或Mr.都不用,完全没有等级之分,但丝毫不缺乏对彼此的尊重感。

午饭后,大伙回班里小憩,叫做pillow time(枕头时间),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放松游戏,结果有做单词拼图的,做手工的,看书的,写字的,画画的,搭房子过家家的直接躺摇篮里当小baby的,搭积木的,还有玩骨牌的,还有喂了一会班里的宠物,一只叫Waldorf的学名叫什么龙的蜥蜴,喂他吃了好多条小虫,宠物店买来的小虫。Waldorf很喜欢人抱他出来,用手指轻轻抚摸他的头。

然后,大家排队,到后边果园的草地上分苹果派吃,吃完了就去摘水果,苹果,柿子,枣,石榴,摘到什么,能吃的就顺手塞嘴里了。有好几个孩子在爬一棵老松树,摘完了果子,然后大家再回教室围坐下来又讲了个七星瓢虫的故事(果园里摘果的时候正好遇到一只七星瓢虫),讲完了就到了say goodbye time, 说再见的时间了,唱着歌跟每个小朋友说再见。

朋友问:珠珠怎么那么开心?我说:珠珠当然开心了,这么一天下来我都很开心,我都想去那里做个幼儿园生了。其实本来没想写些什么的,因为记述得下这些具体事情,却表达不出老师和孩子们那种毫无等级之分的互相融合的互动感觉。关键不是做什么,而是整个过程中孩子没有任何压力,完全地自由,受尊重,秩序自然而然地产生。没有任何压迫感,所以觉得安全。这样一个学校的宗旨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都高度一致的,孩子在学校里感觉到的是彻底的安全,有了这种安全,各方面的智能以及情感的发展都是最自然的事情。

补记:Darinka时刻都给予孩子们全然的关注,不管是一个孩子的无礼还是多个孩子的纠纷,看到了就立即与这个孩子交流,或者让纠纷双方的孩子聚在一起陈述原委,表达感受,互相沟通,和解,这样在孩子相互之间也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而且这种关注虽然时刻都在,十分投入,但是因为那种关注本身的平静和宁静感,让你从不感觉到有吃力的感觉,感觉不到Darinka有任何疲惫感。类似于精力或能量没有虚耗在无谓的努力造成的冲突中。而珠珠从来没有过在全新的环境里这么快就脱离对我的依赖,第二天走去吃午饭的路上已经是拖着Darinka的胳膊了,虽然连Darinka的名字都还没叫利落。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 00:40

周二(28号)上午跟子涵聊了半天,原来他从河南来,之前根本没听说过克,从洛杉矶周围几十所私立学校里选了橡树林是因为这里的华人很少,在读的目前没有其他的了,可以逼着自己尽快学好英文,而另一个宁波女孩因为同样的原因离开了橡树林,她想到有更多华人的学校上学。子涵说等到英文熟练了,也就要离开橡树林去公立学校了。之前也陆续有一些中国孩子来读高中的,读一两年就升入美国的大学了,在橡树林待的时间不长。

橡树林是个很不错的私立学校,昨天在外面吃晚饭的时候碰到两个橡树林11年级的女孩也来同一家餐厅吃饭,其中一个女孩是今年刚刚转来橡树林,她说原来的学校不好,她不喜欢,就换到了更好的这所学校。

但是橡树林另外有一些情况,跟我们参观的班关系不大,虽然我了解的还不是很深入,但是也许能反映一些问题:

一是财务或者经济方面,橡树林作为私立学校在有donation捐款的情况下收支尚不能维持平衡,据KFA的首席运营官(Chief Operations Officer)Troy Sumrall说还需要基金会补贴一些,他想让学校尽快从财务上独立。因为这个财务的问题,橡树林在招生的时候就想多招一些,并且尽量招住校生,有些孩子不一定需要住校但是学校努力想让他们住校。
二是从表面看,橡树林的很多孩子跟普通美国孩子有着同样的问题,比如浪费,营养过剩,体重严重超标等等。很多孩子对克并不了解,通常是快毕业的时候学校才会多涉及一些克的东西,比如组织大家去印度参观这样的活动。

暂时先看到这么多。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 00:43

这几天接着体验Kindergarten班的生活,记下零星的一些见闻和感触。

虽然班里每天的安排大致还是分为circle time, centers, snack time, hot lunch, pillow time, goodbye time等几块,但是似乎每天都有惊喜。比如周一天很热,最高气温44度,火警是红色,吃了午饭以后pillow time的时候园丁开了给草地浇水的水龙头,小家伙们短打扮上阵,玩水又玩疯了。草少的土地上会形成水坑和泥巴,几个男孩儿就在里边玩,还把泥巴捧去小溪那边筑坝用,也没见老师们喝止过什么,只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不要离高速出水的喷嘴太近,并在进教室之前去水龙头上冲冲身上的泥巴,不少孩子在换回衣服的时候身上还有泥巴。干浴巾和换衣服的围挡,老师都为大家提前准备好了。这两天在snack time的时候,教室门口就放了几个装了水的小桶和几把刷子,大家可以在水泥地面上用水画画,然后再看着画好的画在太阳底下慢慢蒸发消失。

今天有个孩子不知从什么地方捡来了一条已经死掉了一些时间的肚子上有个洞的壁虎和一只小虫,Darinka让摸过壁虎的孩子先去洗手,然后就开始观察这只壁虎实际上还很小,没长成,肚子上有个洞,说明死去的生命已经开始在小虫和细菌的帮助下降解进行回归泥土的循环。她说的那一句I feel very sorry for this little lizard.(我为这条死去的小壁虎感觉很遗憾。)让我印象深刻。

今天Troy被蜜蜂叮了一口大哭,Darinka一边安慰一边为他找来药抹上用冰袋敷上,在场的几个小朋友都很关注,轻轻抚摸Troy的背,Siena专门为Troy画了一幅画,不会写Troy的名字就跑去找来写名字的小棒照着写上,这些Darinka都看在眼里,跟我说这些举动都是孩子们完全纯真自然的表现,so genuine, 真的很珍贵。然后就建议Troy去书上找蜜蜂为什么会蜇人,找来了大家一起读一读,看看Troy今天为什么会被叮。

另外班里非常欢迎家长的参与,哪位爸爸妈妈想在学校陪着待一天都可以,而且经常有妈妈来班里一起做活动,上次是Clio妈妈做苹果派,然后是Naia过生日那天妈妈来帮着做中国灯笼,昨天是Charley的妈妈带了冰激凌机和各种新鲜水果来做各种风味的冰激凌。后来Darinka就编了一个浑身冒火的恐龙怎么样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降温的故事,朋友们寻寻觅觅最后发现解决的办法就是——组装起冰激凌机用各种水果做出好吃的冰激凌来给恐龙吃:)。

男孩子们之间经常会有些小矛盾,这时候Darinka会把在场的孩子都聚在一起,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过程是怎样的,每个人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让对方互相都听到都了解,在沟通的过程中,没听Darinka说过什么不对什么不应该,或者以命令的口气说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我听到的顶多是“我们不朝别人扔东西,因为这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让人觉得不安全”。这种对话的感觉完全是成人之间的那种seriousness,是认真的,不是儿戏,那种平等的感觉让人感觉到是受尊重的,而且Darinka说话的语气始终是那么柔和,不强硬,声音也很轻,但就是有一种力量,一种宁静的力量。我还没有机会跟Darinka谈到克,觉察和观察自己的心理等类似的话,我也没听她提到过。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让我觉得教学真的不需要什么定式,保持一颗关注的心,随时根据孩子的表现和当时发生的事情去做,才是真正的为师之道。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2 23:22     标题: Adventure Day 探险日

今天(周五)又有惊喜,没有按照惯常的几个time时间段来安排一天的活动,而是一早就去学校里那片被木篱笆围起来的橡树林里探险了。

听说去探险,孩子们都兴奋地狂奔向树林的入口。那片橡树林是非常古老的那种,铺陈在一片低缓的小山丘上,里面有很多很粗的老橡树,经年的落叶铺满在地,脚步踩上去沙沙地响。里面有块木牌上写着请保持橡树林的安静,大家走在里面都放低了声音说话。路上经过一棵叫milky plant(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折断的枝叶截面会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的植物,为散播种子的白色降落伞已经准备好了飞翔。经过一段跋涉,大家来到了一棵老橡树底下,围在一起听Ceanna的妈妈讲了个Ceanna出生时的故事,那时她们住在一个纯自然的环境里,所有的电能来自太阳和风,生活用水来自雨水。然后大家坐在树下开始在各自的小画板上画这棵老橡树,画着画着发现树上有个洞,是个蜂巢,蜜蜂在洞口飞出飞进爬出爬进,Darinka让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观察这些蜜蜂,一边讲着蜜蜂是怎么劳动怎么酿造蜂蜜的,大家平时吃的蜂蜜就是这些小家伙们造出来的。树上有另一些洞是松鼠或者别的动物藏东西用的。然后就开始了在树枝低低垂下的橡树林里猫着腰钻来钻去的真正的冒险,从树枝笼罩的像一座座房子一样的树冠底下,发现了好几堆不知什么动物用树枝和草以及泥土建造的窝,他们叫做rat house, 老鼠房子,地上四处是洞穴,我猜是兔子洞。走着走着Darinka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大蜘蛛网,幸亏发现及时,低头弯腰钻过去。孩子们因为跑的方向不同,Darinka就学动物们呼唤同伴的叫声,学狼的叫声,孩子们也跟着学,那样子可爱极了,后来还不时用这种方式呼唤另一队小朋友。

从橡树林里出来,回班进行的另一项主要活动是收拾loft阁楼,阁楼里有一大堆毛绒玩具,还有衣服,枕头,垫子,Ceanna妈妈今天带了挂钩,打算在墙上打几个洞,等阁楼收拾清楚了,可以把衣服挂起来,这样会更整洁。孩子们就开始了一起分工协作的整理活动,把东西拿下来分类,放在各自的篮子里或者整理箱里,把阁楼地板打扫干净,再观摩Ceanna妈妈怎么用钻头给墙壁打洞安挂钩。

今天孩子们之间的龃龉比较多,Darinka和Laila分别因为不同的事情跟几堆小朋友进行过几次serious talks, very serious,很认真,很严肃的谈话,用时也很长,Darinka都忘了午饭还没吃完。这种大家坐下来陈述事由,表达感受的处理方式,我再观察观察吧。班里还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物理科学类的事情,特别热衷于make fire,不管是用放大镜还是钻木取火的方式,班里也正好有钻木取火的整套工具,他总是念念不忘弄点火出来,Darinka并不阻止他的实验,只是反复强调弄火要在有大人在场关注的情况下才可以,地点也要注意,可以在沙坑里试验,但是不能在草地上或者屋里或者树林里。我问她如果Orfeas坚持要弄火怎么办,她说这得根据当时的情况看,比如今天Orfeas观察到太阳不是很大,也许不太容易弄出火来,但他还是想试试,这时候就让他试吧,他都能观察到阳光的强度和取火的可能性之间的联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没理由不让孩子去试。另外孩子们一天到晚都在土地上,沙坑里摸爬滚打,从来没人对此觉得有任何不妥,需要阻止之类的想法和做法,除非是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比如扬沙子或者其他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危险的行为。

今天先记这么多吧,回头想起来再补上。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9 13:36     标题: 橡树林Kindergarten班之于克意义上的教育

从整个学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和外显的友善、宽松的人际氛围看,感觉似乎克氏学校的外在就是如此了。至于师生的内在发展方面,在多日来近距离的观察中,我一直试图找出Darinka的教学与克所说的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着或者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轻柔却蕴含着力量的话语,从不高声呵斥,随时给予孩子们无好恶无偏见无差别的关注,随时对孩子们表现出的点滴可贵之处表现出由衷的惊喜与赞叹,随时处于a high mood中,就是那种高一个调子的生活热情中。Darinka说克注重自然和家庭在教育中的影响,或者说自然和家庭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这点她有深深的体会。不是水泥森林,而是真正的森林,自然环境这个因素本身就深深地融入了教育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不可言说的影响。有些学校把父母推在教室门外,在她看来这太不可思议了,家庭本身就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不是存在银行里的钱,有个收据就可以了,父母交托过来的是活生生的孩子,这不是一张纸就能保证的东西,他们需要看到的是老师与孩子之间真实的互动。从事教育另一个让她着迷的方面是那种觉察。我们可能在生活中没有时刻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知晓,有时候开车开到了一个地方,比如开到了一个加油站,可是一路上都在想着事情,连自己都纳闷怎么会开到这里来的,对这个过程完全不明就里,我们经常会这样思绪游离而没有活在现在,跟孩子们在一起也会出现这种时候,not in the present, 但是只要你没有活在现在,孩子们就会让你知道,他们像一面没有偏差和扭曲的镜子一样,所以她十分感谢这些孩子们,也十分热爱教育这项事业。

她也提到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橡树林来,是觉得克的学校里的人会nice to each other,会友善相待,但是克的学校也是存在于这个现实世界中的,这里的空气并没有什么魔力会让大家善待彼此,关系的营造每个人都有份。另外有些孩子认为克的学校里有自由,可以按照个人喜好为所欲为,这也是存在着的另一种误解。班里Orfeas的父母是专程为了让孩子上克的学校一年前从希腊移居美国的,Darinka说她不知道这样的父母占多少比例,Orfeas的妈妈说她知道有些家庭是从美国的其他地方搬到欧亥让孩子上克氏学校的。当然也有很多家长是送孩子来这里上学之后才知道克的。

但是也有另一些方面,我不知道是否与克所说的教育不太相似。像其他的美国学校一样,这里也十分强调或者说注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才能和成就等等这些突出个人特质的东西,每个孩子的意见和想法都能得到尊重,大家在一起玩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各自不同的想法出现矛盾的时候,会鼓励或者帮助大家找出一个每个人的意愿都得到尊重的解决办法,照顾到每个人的利益。这在只有两三个人的小范围内似乎更容易行得通,但是范围扩大一些操作起来就似乎要困难很多了,更不用说到了团体、民族和国家的层面,结果很可能最后就发展成现在流行的所谓民主政治,那不过还是一种政治而已。这点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个体性。

另一个方面是,如果有孩子出现态度蛮横的情况,老师会问那个孩子可不可以换个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这么强烈和强硬,因为这样很可能会伤害到对方,试想一下如果别人对你说同样的话你是不是会感到难过和受伤。关于这个问题我跟Darinka聊过,有没有想过不仅仅从态度蛮横的孩子一方,而从另一方去着手或考虑这个伤害或受伤的问题,如果对方孩子感觉受伤,那么那个受伤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受伤的是什么,或者说伤害本身是个什么东西,说到这里的时候,Darinka只是说这是个有趣的想法,不知道在这个年纪适不适合探讨这些,然后就直接跳到了peace和平这个问题上去了,说关于和平曾经让孩子们通过画画和讲故事表达他们心里的和平是什么样的,比如Orfeas说和平是受了委屈躺在爸爸怀里爸爸说着安慰的话,那就是和平。感觉这点还是在绘制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蓝图,而不是面对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伤害问题。

先写到这么多,回头想到了补上。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9 13:41     标题: 偏题讲讲Thacher School 撒切尔学校

是Pepper Tree Retreat北边一点的一所高中,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全美排名第六,甚至更前。学生从全世界招来,典型的精英学校。校园很大,很漂亮,设施很全,学科很全,学生可选修的文化课中,单单是语言类的就有好几种,西班牙语、法语、中文等等,另外可以选几乎所有的球类,还有马术,登山等等。硬件非常好,学生宿舍很漂亮,住在校园里的老师住的房子以及其中的所有设施均免费使用,师资力量也非常雄厚,2010-2011学年有教师(faculty)65人,行政后勤员工(staff)48人,学生约250名,师生比接近1:2,学费只比橡树林略高一些。橡树林的教师约40人,行政后勤15人,学生约200人,师生比约1:4。在撒切尔学校,成绩优秀、才能出众和卓越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是最受关注和推崇的东西。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1 13:09

补记Darinka跟我说过的一句话,"If you have an ego, don't be a teacher. It just won't work, it'll be a disaster." 意思是,如果你有自我(这里的ego指的是很自我中心的那种),就不要做老师,那行不通的,那将会是个灾难。我想起来的另一点是,她说孩子们能时刻提醒她的不觉察,而这正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5 11:09

多日来近距离的观察,愈发让我觉得注重个性、尊重个人意愿、强调个人成就和成果不可侵犯,不是解决之道,毕竟自我永远有着千奇百怪各不相同的想法、要求和愿望。这是Kindergarten班的做法,其实也是美国教育界以及其他所有领域的主流做法,尊重个性成为公认的原则或习惯,并从具体的技术层面调和或者整合一大堆自我的主张,但是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代表这个国家国民总体的美国政府的行为,也就是一个“大型自我”的行为天天都在上演着,同住Pepper Tree Retreat的公民Mary都说美国在全世界做了太多错事了,这只会让世界变成一个越来越不安全的地方。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5 11:43     标题: 略记欧亥

欧亥这个小镇,位于洛杉矶西北,车程约90英里,坐落于静谧的山谷内。这个宁静的小镇虽小,有两类东西却很多。一是学校,除橡树林学校外,还有Topa Topa School, Ojai Valley School, Happy Valley School, Thacher School, Besant Hill School of Happy Valley, Montessori School of Ojai(这所蒙台梭利学校今年正好成立百年)等等很多学校,其中公立学校7所,私立学校17所,成人学校3所。另一个是有数不清的画廊、工作室和各类艺术家。周日在街心小公园还碰到了几个鼓手边演奏边唱歌,曲子和节奏的感觉都很好。同住Pepper Tree Retreat的Mary强烈建议我去见见一位名气和影响力在迅速攀升却美丽温和的画家Jennifer,于是我们就在周一这个公共假日Columbus Day去和Jennifer聊了聊。确实是个美丽的女人,没有艺术家通常具有的那种冷漠高傲不屑的气质,很温和,我很喜欢她那些关于海的作品,给人纯净安然的感觉。她的儿子也恰好刚刚转到橡树林的8年级,转过去的原因是相对于很多大学校来说,橡树林每个班的学生数量很少,只有十三四个,而有些大的学校通常每班有三十多个学生,而且橡树林经常开展野营徒步等户外活动,环境也更开放,跟自然更亲近。

另外,跟班里Nina的妈妈聊了聊,他们家也是刚刚搬来欧亥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喜欢欧亥这个地方,另一个原因是让两个孩子在橡树林上学,他们认同橡树林学校的教育理念。他们是今年1月份住过Pepper Tree Retreat之后才知道克的。Nina的姐姐在橡树林的8年级,但是她还有个哥哥受教育的方式是home school, home school并不是完全在家受教育,而是不在常规意义上的学校里上学,因为他在这样的学校里很不开心,在橡树林的3年级试了试也是一样,他不喜欢浅尝辄止的分堂分节分project的上课方式,但是Nina的姐姐就很喜欢,喜欢上各种各样的课,喜欢运动,喜欢做各个project, 喜欢做assignment作业, 所以家里就决定让Nina哥哥home schooled. 欧亥有专门给home schooled孩子开办的学校,其中Ojai Unified Home School Program是学区开办的,而Nina哥哥每周在今年新成立的Valley Oak Charter上两整天的课,分别深入学习化学科学和漫画,另外有两天在纯私立的Grounded by Nature参加专门为home schooled孩子和家长安排的全天课程和活动,另一天周五通常安排户外活动,比如冲浪、野营等。他很喜欢这样的方式。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6 12:41     标题: Jenny's Day

今天是珠珠在橡树林做见习生的最后一天,按顺序本来Troy是今天的line leader, 但是在Darinka征得Troy的同意后,就由珠珠来临时做一天line leader。珠珠对此颇是兴奋,因为可以从一大把写有名字的小棍中,按随机抽取的顺序挨个叫小朋友的名字来排队去吃午饭了。另一项与每天的line leader有关的活动是,当天的line leader是其中一个主题活动的内容,比如今天的一项主题活动就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在一张白纸上把分别写有J-e-n-n-y五个字母的卡片拼贴成Jenny这个名字,然后在这张纸上画一幅Jenny像,所有的孩子都做了这项工作,我们也留了一套彩色的影印件做纪念。今天珠珠还专门带了一本故事书到班里,由Darinka在morning circle的时候读给大家听,故事的名字叫做‘The Magic of Patience',《耐心的魔力》。这本书是上周末在Krotona买的,Krotona是通神学会在欧亥的中心的所在地,那里有一间漂亮的图书馆,里边墙上挂了若干幅名贵画作和通神学会若干重要人物的照片,其中当然也包括克。那里还有一座漂亮的小花园和一间书店,另外有若干栋房子,原来只居住或转让给通神学会的会员,据说现在也可以出售给并非此类身份的大众了,KFA退休的主席Mark Lee就住在这里。

开心地过了一天Jenny's Day,我们这次的橡树林之行也暂告一段落了,今天的这篇短记就算是这次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参观学习的简短完结篇吧。
作者: Sue    时间: 2010-10-17 10:39

照片在这里:
http://photo.blog.sina.com.cn/yellowrose

视频:http://u.youku.com/Suesue0




欢迎光临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论坛 (http://j-krishnamurti.org.cn/) Powered by Discuz! 7.2